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海阁小说网 >> 御极大明 >> 第125章 学府风波

第125章 学府风波 2/2

二人还未到国子监,远远的就在轿中听到吵闹声,从轿子的窗外看去,顿时傻了眼,只见学子们在国子监门外与监生们吵闹,两方气势汹汹,群情激动,都挽起了袖子准备大打出手。

两方的学生加起来足有三四百人,这么大的阵势要真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孙承宗和徐光启催促轿夫加快脚步。

在国子监门口,双方吵闹的十分激动,这里已经有不少百姓在围观,他们是在看热闹,又像是在为监生们助威,因为他们也认为这些“新派学生”是旁门左道,何况他们也有许多亲人读的也是圣贤书,自然从内心里是反对“新学”的。

百姓们的起哄助威,更显的新派学子们的孤立,也助长了监生们的底气,双方面红耳赤,只需一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能酿成双方的群殴大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之外暴出一声叫喊:“住手!”

顷刻之间吵闹和百姓起哄的声音停止,都聚首转向人群之外,只见两顶轿子下来两个官员。从官服上辨认,看的出一个二品,一个三品,官阶不小,众人意识惊讶,都收住了手,安静了下来。

京师学堂的学生们认出自己的老师徐光启,也有不少人认出了孙承宗,脸上都浮现了惊喜之色,有了这两位高官在,他们就有了靠山,都高呼“恩师。”并向他们行礼。

监生们对孙承宗和徐光启陌生,但听到“新派”学生们向他们俩行礼又叫“恩师”,再傻也知道他们俩是谁了,都十分恼恨,个个脸上像是挂着一层霜,冷面相对,但碍于他们俩是朝廷官员,不敢太过放肆。

孙承宗和徐光启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但此刻他们也不能再刺激监生,只能对自己的学生训斥,化解这场危机。

徐光启装作十分气愤的样子,指着自己的学生的喝道:“为什么不进去收拾收拾,竟在这里闹事?”

一个学生委屈的样子,指着监生们愤慨的说:“是他们不让我们进去,说我们是旁门左类,不配进国子监!”

徐光启听到后两眼一沉,阴着脸对监生说:“进国子监乃是圣上谕旨,你们为何阻拦?这是抗旨!”

一个监生不服气道:“这是国家最高学府,是传授孔孟之道,儒家之学,不是你们这些旁门左道能来的,有辱国学。我们决不让你们进去,玷污圣人!”

“对,不能让他们进去!”

…………

监生们个个高举拳头附和,都憎恨的看着他们。

其实,这些监生们最难以接受的不是他们搬进国子监,而是这些“新学”派的学子们的学业已被皇上承认,还赐予功名,论身份有的比这群监生要高贵的多,他们苦苦读书何止十几年才能进入国子监,有的是有钱人,捐赠了数万两钱财才得的一个功名,而如今这些“旁门左类”的学子们竟然能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心里怎能平衡?与其说他们维护什么孔孟之道,倒不如说是嫉恨。在他们心里,这些“新派学子”和坑骗皇帝长生不老的江湖道士没什么两样!

面对众多监生们的责难,孙承宗上前呵斥道:“你们休要多言!此乃圣上钦定,你们速速让开,否者皆以抗旨罪论处!”

监生们自认法不责众,也就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管他什么官,咱们辛辛苦苦十年寒窗都没弄上功名,这群人连个文章都写不好,凭什么就能获得功名,不服!绝对的不服!

“你是什么人?”一个监生问道。

“老夫孙承宗。”

孙承宗?帝师啊,监生们没见过但都听说过,皇上的老师极有可能是未来的首辅,谁心里没数,这下子都安静了许多,没人再敢喧闹,但监生们都“呼啦”围了上来,祈求孙承宗将监生们的联名折上表皇帝,言及他们对这些学子的看法,说什么孔孟之道才是治国之本,乃是千古国学,亘古未变,泰西之学不过蛮邦技艺之学,应当弃之。

孙承宗不亏是老练的政治家,他没有直言皇上重视“西洋之学”,而是绕开话题宽慰监生,又向他们保证将联名折上奏皇帝,请他们耐心静待,先让学生们进去,此事从长计议。孙承宗苦口婆心相劝,废了足足两个时辰的口舌,自己都累的口干舌燥,学生们也有的累的端坐在地上休息。

监生们终于被孙承宗说服,打开大门放了他们进去,但仍如敌雔,互不待见。

一个下午就浪费在劝架上了。进入国子监,整出一块地方,未来得及收拾,孙承宗和徐光启就开始考察学生,学生们不知其意,但也没有多问。徐光启主要考察学生关于算学方面的知识,从中挑出二十七人,然后宣布换上的旨意。当学生们听到圣旨内容,选中的这二十七人都兴高采烈,没选中的都懊恼不已,早知道就好好学算学了。徐光启对没选上的学生好言相劝,日后学业有成必会重用。

这次选试一直到深夜,学生们毫无困倦之意,孙承宗和徐光启倒是累的不行,一整天没时间吃饭只喝水,早已饿的两眼昏花。

经过这次选试,更是激起了学生们学习“西洋学”的热潮。

翌日,孙承宗和徐光启无精打采,困意浓浓,但仍早早的进宫面圣。

朱由校也已起身,刚穿好衣服,就有人来报他说他们俩在殿外请求觐见。朱由校命他们俩在西暖阁召见。

朱由校看到他们俩一脸的倦意,还以为他们身体不舒服,关心的询问,才知道他们俩昨天挑选学生到深夜。

这引起了他的怀疑,挑选学生怎么会用这么长时间,再深问下去,才知道昨天国子监发生的事。

朱由校听到后双眉紧皱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推行“新学”的确会受到巨大的阻力,首先就是这些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士子们,他们将是最大的阻力。这些士子掌握了社会的舆论和思想主流,他们手中的笔有时候比刀更厉害,如何做到平衡成了摆在朱由校面前最大的难题。

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了。

喜欢御极大明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tw)御极大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御极大明最新章节 - 御极大明全文阅读 - 御极大明txt下载 - 逸风云的全部小说 - 御极大明 书海阁小说网

猜你喜欢: 木叶:改变剧情就变强悬旗他笑时风华正茂借天天官赐福异世灵武天下灵武帝尊他如风掠夺皇妻太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