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情归交情,但正事还是得就事论事。李泰虽然跟高仲密之间情义深厚,但也知道这个高二叔不是什么宽宏仁义之人,性格颇有几分偏激狭隘,否则也不至于一怒之下投奔西魏并衍生出后续一系列的事件。
李泰也很清楚,高仲密这些年在关中虽然荣养惬意,但是回想故事也未必就能完全释怀,对于河北的人事还不知积攒着怎样的怨念。眼下河北形势初定,若任由其人归乡作威作福,还不知会滋生出怎样的人情纷扰,所以眼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高仲密本就听惯了李泰的话,如今彼此地位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态度自然也变得恭谨起来,此时听到皇帝这么直白道破他的心思,便忍不住干笑两声,旋即便又道:“圣人知我甚深,我心确有此计。但既然圣人早有构想,我也不再力请惹厌。”
讲到这里,他便稍作停顿,而后长叹一声道:“如今东西鸿裂亦因圣人伟力而弥合为一,破碎旧情未知几时能够胶连如故?圣人应知旧年家小痛失虎牢,后虽陆续有返,但仍有人飘零在外。我这俗人执念、故情难泯,今求归乡,也有半成心思是希望能够访寻故剑啊!”
李泰听到这话后先是一愣,旋即便不由得哑然失笑,没想到高仲密如此长情,至今对其前妻李氏仍然念念不忘。
想当年其人便为了李氏而抛弃原配崔氏、从而得罪了大舅哥崔暹,后来又因李氏而结怨高澄,以至于叛逃西魏,身世因此颠沛起伏、家破人亡,至今却还念叨着故剑情深,当真是有点记吃不记打啊!
李泰对此倒是不好评价,不过这事倒是恰好也有所了解,于是便对高仲密笑语道:“阿叔若是因此,则更不必急于奔赴河北。近日便有一批邺城宫人即将抵达,阿叔自可直往访寻,故人应在其中。”
当年高仲密举虎牢投奔西魏,结果妻儿被东魏军队劫还河北,其妻李昌仪则沦落为高澄的侍妾,高澄去世之后又在邺宫担任女官。
李泰之前攻占邺城之时,因为军务繁忙,倒是无暇为高仲密寻找这位前妻,但他也曾下令也要妥善安顿高氏一族女眷,李昌仪自然也在其列。
邺宫之中的宫人奴婢众多,随着战争结束之后,李泰下令给坐镇邺城的韦孝宽,那些邺宫宫人若有家人可以投奔的,可以就地遣散放归各家。其余身份比较特殊,或是已经没有家人可以投奔的,则就全都送到关中来,用以赏赐功士、许配军人。
李昌仪作为高澄侍妾,身份本就比较特殊,而其兄弟们也早一步便来到了关中,在关东可谓是无依无靠,如果不出意外,必然是要被迁入关中安置的。
高仲密闻听此言,自是喜出望外,连连向李泰叩谢之后,便急不可耐的告退行出。
李泰见到这老叔步履匆匆的模样,也不免好奇那位老婶子是多么风华绝代的一位佳人,居然让高仲密如此牵挂执迷,待其夫妻团聚之后,倒可以让自家娘子在内宫安排一次宴会款待一下。
高仲密在离开皇宫之后,便直赴同州上阳宫而去。圣驾虽已入住长安太极宫,但上阳宫这一旧宫仍然也保留下来作为离宫。自邺城和晋阳诸北齐旧苑迁入关中的那些宫人奴婢,便暂且安置在了上阳宫内。
高仲密思情如火,一路上没有浪费任何的时间,快马加鞭的疾驰而来,但初春天日仍短,当其抵达上阳宫的时候,天色还是黑了下来。
上阳宫虽然已经不是圣驾驻跸所在,但宫禁仍存,并不容许闲杂人等随意出入。
不过高仲密因持皇帝手谕,加之本身官爵崇高,很快上阳宫苑使赵永国便亲自赶到宫门前来相迎,验明圣人手谕之后,赵永国才连忙向高仲密躬身致歉道:“未知冀国公大驾光临,下官等有失远迎,实在失礼!”
高仲密心有牵挂,自然懒得计较这些俗礼,当即便开口发问道:“前者迁入关中之旧齐宫人奴婢,已经到来多少?可有名簿呈见?”
“有的、有的,冀国公暂请登堂稍待,下官这便命人呈送名簿。”
赵永国一边将高仲密请入上阳宫前殿旁的厅堂中,一边着员送来相关名单。
正当上阳宫人们还在忙碌的帮高仲密翻寻名簿的时候,远在上阳宫东面近百里外的同州朝邑才有一支队伍缓缓抵达宿处。
这一支队伍自河北一路经上党、河东跋涉而来,除了上千名唐军府兵将士之外,还有着两千多名从邺城宫苑押送至此的宫人奴婢。
这些邺宫旧奴多是无处投奔之人,如今河北诸边仍未完全的平定,唐军征师也无暇对她们进行妥善安置,更没有额外的资粮一直供养她们,于是便奉命将此众人迁入关中。
这当中一些身份比较特殊的尚可安排车马代步,但大部分的宫奴只能徒步跋涉,加上沿途物资供给的短缺,这旅途自然也不轻松。经过几十天的赶路之后才总算是踏足关中的土地上,疲累加上背井离乡、前途未卜的忐忑恐慌,许多人都不免身染疾病。
队伍一行抵达朝邑之后,便先入驻之前河防将士留下的营垒中,一行将士们自有早已经备好的餐食享用,但那些被押送至此的邺宫宫奴们则就需要自己生火做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朝帝业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tw)北朝帝业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